品辉中文爱

字:
关灯 护眼
品辉中文爱 > 大明最强崇祯帝 > 第37章 军改与海禁

第37章 军改与海禁


  “具体来说,就是南直隶所有卫所军户归入地方民籍,不在另籍管理,按照现有实际情况,将军田分配给军户,归其个人财产,按民户纳税即可。”军户的赋税重,且军田是归国家所有。

“如此就可以了?”徐弘基好奇。

“以后南直隶境内所有户口,都要服兵役,由兵部统一安排,各州府县一体推行,出则为兵,入则为民,平日劳作,农闲训练,战时出征。他八旗不过几十万户,如此都能雄兵十万,我南直隶千万人口,拥兵百万何足挂齿?”

兵农合一在文化落后,社会结构简单的社会,特别是部落类的社会,推行起来很简单。可是大明却是一个社会文明高度发达,社会等级分工极为复杂的文明社会,推行兵农合一,自然阻碍重重,这里边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——官绅优待问题。

“陛下,南直隶文运昌隆,秀才、举人、进士和他们的亲属很多,按照官吏,这些他人都要是免除兵役的,……”周道登解释道。

朱由检大手一挥,道:“那是过去,从现在开始,就算是宗室子弟都要服兵役,即便是朕的儿子孙子将来也要到京军中服役。宗室子弟、皇子皇孙无职务不得领宗禄,非有军功不得承袭爵位。国有为难,如果不能共赴国难,那就不要做我大明的臣子了。如果只想得到朝廷的优抚,却不愿意为国尽忠,那朝廷也不要这样的臣子。听明白了?”

钱龙锡、周道登对视一眼,叹了口气,齐声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
兵部尚书李邦华再一次被皇帝委以重任,主持对南直隶卫所制度的改革,李邦华兢兢业业,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对卫所的摸底,方案的制定,军户归民,地方兵役的推广。

当然,也遇到一些阻力,南直隶文运昌隆,大明二百年,内阁中书,地方高官遍布直隶籍官员,可是皇帝在南直隶,十万京军在南直隶。对于阻碍,朱由检有招,凡是不愿意服役,取消功名,罚没田地,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。

科举、功名是这些高官大族名望地位的来源,没有了这些,你还有啥?你还算个啥?一个庶民,四体不勤五谷不分,你连贩夫走卒都不如,什么?你是读书人?你有证据吗?你有功名吗?啥?以前有,老子还将来有呢。滚一边去!

所谓“飓风过岗,万物蛰伏”。南直隶的官绅集团选择了屈服。

本来官绅心疼子弟,想像以前一样,花钱代替服役,可是朱由检说了,手上没有军茧,没有州府县服役文书,不得入官学读书。再说了,以后科举还要考射箭、骑马,在军营里也方便,于是乎,士子们终于屈服了。

皇帝的改革在全国引起震动,官场上不断串联,各省的士子更是要连名上书,可是……

皇帝说了,此次军事改革只在南直隶推行,二十年内暂不考虑在其他地区推广。

所有的舆论随着皇帝的允诺,瞬间烟消云散,毕竟联名、串联这是担风险的,万一惹怒昏君,就算不满门抄斩,革除功名也受不了也,毕竟十年寒窗。

对于其他各省的官绅来说,只要不影响子孙科考,死道友不死贫道。更何况南直隶这些王八蛋,常年垄断进士名额,被皇帝这样一折腾,服兵役,学习时间是不是少了?对咱们孩子是不是更有利?既然有利于我,不利于对手,我们当然忠君爱国,跟亲爱的昏君……奥,不,是亲爱的皇帝陛下站在一起,坚决拥护皇帝陛下富国强兵的改革举措。皇帝陛下万岁!

从此之后,南直隶各州府县,日闻金戈之声,岁见十万雄兵。农户与官宦子弟,不分彼此,一起操练,一起射箭、一起骑马、一起修城防,练刺杀,书生再也不以文弱为美。一个个骑马射箭,搏击射猎,读书之余,蹴鞠、摔跤、搏击开始在南直隶流行起来。

听说童生、秀才要考体能,举重不过关,射箭不中靶,骑不得马,连进官学的考试的资格都没有。

而南直隶州府县官员们,无不以修城防,练精兵,劝课农商,广积粮食为能,因为听说吏部每次推荐官员,皇帝只问,收成怎么样?城墙修的怎么样?兵马有多少?官仓满了没?做不到,滚蛋。皇帝就是风向标,吏部就是风向标。于是,修城防、练精兵、囤积粮食成为了时尚。

过去不受待见的武夫,拳师,也堂而皇之的进了府学做了教员,进了高官府邸,做了夫子,短短数年,南直隶风气为之一变。

南京京军(南军)主营大帐。

朱由检握着郑芝龙的手,感激道:“你是个有想法的人,这次军改,你是首功,朕给你官升一级。”

郑芝龙此时却跪下,道:“陛下,如果真的想赏臣什么,臣能不能自己选?”

“呵呵,好好,朕就喜欢你的爽直,你说,只要朕能办到。”

郑芝龙叩首,道:“请陛下开放海禁。”

朱由检还没有说话,旁边的王承恩吓得惊掉了下巴,赶紧呵斥,“游击将军,不可妄言朝政。”

郑芝龙闻言,吓得赶紧叩头请罪。

朱由检想了想,将郑芝龙扶起来,安抚道:“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
“陛下,开放海禁有百利而无一害呀!陛下,大海之辽阔远胜于陆地,大海之富饶超乎想象,海外诸国物产富饶,海外之民渴望王化。不说远洋,只说南海安南、苏门答腊、吕宋等国,气候适宜,粮食一年三熟,还有铁器、金银、香蕉、樟脑、香料等珍贵物产。而其当地之民羸弱,当地之兵庸碌,这是上天赐给陛下的,陛下岂有意乎?”

“倘若陛下能开放海禁,将沿海无地少地之农民发往海外,耕种、开垦,屯兵、积粮食,不出数年,所获可百倍于江南。陛下若展宏图,发天兵,并南海诸邦,其地可以耕种,其民可以为兵,陛下以四海之力,涤荡天下,到时候,区区十万东虏,何足道哉?此秦穆公之霸业,望陛下可图之。”

郑芝龙有备而来。

朱由检作为后世人,当然知道开放海禁的好处,可是……他有他的顾虑。

朱由检握着郑芝龙的手,道:“你一片忠君爱国之心,朕已知晓,可开放海禁,毕竟是大事,容朕与众卿商讨后回复你,可好。”

“臣不敢。”

郑芝龙退下。

朱由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